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比躺平更絕望 中國年輕人興起"鼠"文化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凌晨2時入睡,上午10時醒來,躺在床上刷手機到飯點。飯後睡個午覺,下午5時醒來劃幾下手機便到了晚餐時間,餐後接著刷視頻、玩游戲到深夜……


這是安徽大學生尹浩(20歲)過去一年大多數時候的日常作息。他接受《聯合早報》采訪時坦承,自己是一名典型“老鼠人”,除了上課時間,宿舍裡1.2米寬的床鋪是他的“鼠窩”,而用遮光簾圍起來的空間,便是他的“鼠鼠世界”。

過去幾個月,低能量的“老鼠人”生活方式在中國迅速走紅,成為繼“佛系”“躺平”“擺爛”後又一個受到關注的喪文化現象。這一概念最早源自俄羅斯,通過短視頻傳入中國後,被用來描述蜷居出租屋、靠廉價外賣度日、作息日夜顛倒的低欲望青年。


中國經濟下行、青年失業率高企、社會內卷加劇的背景下,“老鼠人”相關話題全網瀏覽量近20億次;越來越多年輕人認同這一身份,並選擇成為“老鼠人”。

尹浩2023年剛上大學時,原本是個標准好學生——上課從不缺勤、積極參加社團活動,還經常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。



然而,隨著步入社會的時間越來越近,來自小縣城的尹浩愈發感到力不從心。“我在人群中不突出,也沒有家庭托舉,單靠自己的努力想要出人頭地實在太難了。”


在室友影響下,尹浩的生活習慣逐漸向老鼠人靠近。他說:“最開始只是偶爾打打游戲,後來熬夜越來越頻繁,慢慢就適應了這種‘鼠鼠’的節奏,再也回不去了。”

武漢上班族趙雨晴(化名,28歲)成為老鼠人,則是她深思熟慮後的主動選擇。“反正生活也沒什麼期望,一眼望到頭就是這樣。與其出去閒逛,還不如窩在家裡。”




趙雨晴工作日是教培公司職員,每到周末就做起“老鼠人”。她是否出門,取決於有沒有垃圾要扔。“有垃圾要扔,我就順便下樓買兩天的菜;沒有垃圾,我就點兩天外賣,星期一上班時把兩天的外賣盒一起帶出門。”

宅在家裡的兩天,趙雨晴大多數時間用來看劇、打游戲和發呆。只有當58平方米的出租屋臓到“實在看不下去”時,她才會打掃衛生。

不過,就連這個簡單的決定,她也要經過漫長的心理建設,“如果我是中午12點受不了地面太臓,大概要下午四五點才開始打掃。”

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9 秒